唐彬杰 著名紫砂陶艺工作者
紫砂界中青辈实力陶手
1968年生于宜兴, 1986年起从事紫砂壶创作设计制作,完全凭借自学,半工半读从事紫砂壶创作设计。1993年进宜兴锦达陶艺有限公司工作,拜顾绍培为师,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系统地学习紫砂壶、盆、瓶等多种器形技法和造型设计理念,制作工艺上秉承纯手工制作的风格。1994年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
2003年加入江苏工艺美术学会。2004年参加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进修。2004年参加江苏省工艺美术大专班进修。1995年捐赠《无相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收藏。2000年江苏陶艺展《蟠梁壶》获三等奖。2000年捐赠《蟠梁壶》无锡市博物馆永久收藏。2005年中国陶都国际陶艺展《松竹梅》套壶获传统类一等奖,《鹿鼎提梁》获优秀奖。
唐彬杰自1996年就专注“纯手工制壶”这一信条,但这在当时并未受重视。他凭借自己的手艺把这种形式推广开来,一时间反响巨大。“纯手工制壶”在一定程度上为陶手的实力划分出大区间,这个概念在未来也是紫砂界未来必须要坚持并发扬光大的方向路线。
唐彬杰 · 棱菊
唐彬杰的紫砂壶是站在传统造型基础上进行改良,凭着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将传统造型融入时代特征、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他这二十多年的制壶经历便是在传统和创新之间“杀进杀出”,传统与创新之作的水平也呈螺旋式交替上升,互相促进。他是一位能繁能简,能圆能方,能摹能创的全能型作者,每一把作品都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印记。
唐彬杰 · 玉钟一式
唐彬杰 · 憨瓢
伏案抄经的唐彬杰,在运腕挥毫之时是得大自在的。至简之道氤氲在他工作室的一隅,在不远处看他不经意间便心生敬佩。若是制壶,唐彬杰抟砂的专注神情是可以感染到人的。他的作品线条简练却器韵不凡,气度严谨而雅逸纵横,每个角度去看都是拿捏恰到好处,目光所及而令眼眸不知所止。
唐彬杰 · 泥绘井栏
唐彬杰 · 提尊
唐彬杰 · 六方紫槌
有一种紫砂气势叫丰而不腴,当然也有走灵秀气质的制壶路线。特别喜欢提尊这个作品,繁简融合,拙秀兼具,一个紫砂作品中巧妙的表达了多种艺术审美情趣。龙头玉顶除了明快的几何线条,把的神来一笔让静止的壶体动感十足,没有极高的悟性很难将这些元素整合到如此巧妙。包括段竹套组,月竹壶,有着特别的视觉感觉,这些不仅来源于线条的微变化,还有夸张大胆的粗细,转折,比例突破等手法应用。
当代的紫砂创新很多是突兀的,不知所谓的,但唐师的作品真正做到了突破,完全的突破,且在审美接受的范围之内,例如亚明四方,六方紫槌,看完之后能体会到方圆线条是可以共生一体,传统和变化也能完美整合。
唐彬杰 · 双色印方
唐彬杰 · 双色印方
所谓大隐隐于市,唐彬杰在悟陶园里恰如古时高士,隐于山水之间有之,隐于酒肆闹市亦有之。他的工作室布陈幽静素简,弟子做壶的房舍几间,一方授业上课的茶室和一个没有任何装饰的书房,还有放着可供两三人斟饮和他自己制壶的空间,啜茗抟砂皆在其间。
唐彬杰 · 龙头玉鼎壶
唐彬杰 · 八方井栏壶
唐彬杰认为现在做壶的手艺人是幸运的,经历了明清两代紫砂几度沉浮之后,到了当代更是适逢国运昌盛经济繁荣,直接带动了茶文化的高速发展,从而带动了紫砂壶需求的爆发性增长。笔墨当随时代,紫砂也是如此,并且受当代美学的影响以及对紫砂器形方面的延伸,紫砂壶的艺术价值以及艺术创新得到前无古人的发展空间。
唐彬杰 · 蟠梁壶 (谭泉海刻)
唐彬杰 · 舍瓢
加上由于原材料先天性的供需失衡导致了优秀紫砂壶的价格高昂,并让真正好的紫砂壶千金难求。所以手艺人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繁荣,诚实守信,精益求精,并能为后代留下可供吸收的创作养分,紫砂的辉煌才能经久不衰。
唐彬杰 · 柿圆对壶
唐彬杰 · 旭茂
唐彬杰 · 云台听松
他总是在深刻剖析紫砂的市场与文化现象,他认为紫砂需要形成一个诚信体系去完善紫砂的市场。这种诚信就是在创造了正确的社会需求与真实的购买价值的基础上呈现出市场的正能量。
正是强调了紫砂艺术的诚信,所以唐彬杰在扶掖后学的时候,更多的是看重人品。他在讲解一把紫砂壶创作的时候,不是照本宣科,他很容易把传统文化融入到紫砂中去深刻剖析器形的比例与气韵统一塑造。他尊重传统文化,比如佛教、道教、茶道等,在做壶闲暇时去研究论证,从中去汲取创作的养分。
唐彬杰 · 鹿鼎提梁壶
唐彬杰 · 禅松
“为何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唯独茶被称为茶道?”———唐彬杰
他认为人们因为喝茶才有了茶具的诞生,而且正是茶衍生出了很多与之对应的特定器物并一起成为了独有的文化现象。紫砂壶作为茶文化的衍生品,如果没有茶叶市场的需求,那么所有与茶相关的事物也就慢慢消失了,包括紫砂。
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宜兴陶瓷行业协会、紫砂人物录